1949年之前,燕坊村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村中有六个姓氏的人在此居住,小小的村庄也以姓氏为边界被划分为六个生活区域。在村庄内部,各姓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血缘共同体,宗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的基本单元。在血缘共同体之上又有村落社会,村落社会是人们基于共同的村落生活而形成的,各种跨宗族的社会组织、文化活动以及婚姻关系是村落社会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社会形态概况、社会构成、社会组织、社会交往、社会分化、社会冲突、社会保障等七个方面去考察燕坊村的传统社会形态,继而分析该村的社会变迁及其社会实态。
<<
晏俊杰:(1988~),男,汉族,河南省固始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