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凤岭村及刘氏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文章摘要

本报告考察的村庄——凤岭村——位于广东省梅县区白渡乡,笔者于2015年11~12月在村庄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凤岭村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粤东客家村庄,全村位于狭长的山谷中,全村人口均为刘姓,聚族而居,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宗族性村庄。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结构变化,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的村庄在物质形态、社会结构和村落文化上都不断蜕变、演化,难以追寻其传统面貌。比较而言,凤岭村是一个地处山区的村落,全村皆为刘氏族人,且距离城镇区域较远,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时期的村落布局和建筑,为我们研究和探索村庄的起源和发展提供给了很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

作者简介

杨嬛:(1983~),女,湖北省恩施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