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民众日益多元的生活需求是目前中国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既有研究多从政府内部和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讨论这一问题,将民意作为一个整体性和描述性的概念,忽略了其内部的差异性。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的“民意项目”为例,从社会内部视角出发,对民意在主体、存在形式和性质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将民意转变为一个分析性概念,通过分析民意在收集、表达、呈现以及监督四个重要节点上起到的不同作用,推进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为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
刘怡然:牛津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2011~2012年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城市社会学研究室,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兼职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专注于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等研究领域。曾在《开放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学海》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