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治理:在开放性的视野中

  • 报告作者:张康之
  • 所属图书:社会治理的经络
  • 图书作者:张康之
  •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 所属丛书:
  • 报告字数:44037字报告页数:58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农业社会是封闭性的社会,这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上所采用的是依靠权力的治理;工业社会只能说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社会,从而决定了这一社会中的社会治理是以法治的形式出现的,或者说,法治是这个社会中社会治理的最佳选择。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社会治理也应以合作治理的形式出现。合作治理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治理,也是唯一能够使人的共生共在成为可能的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

张康之:男,1957年生,江苏铜山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受学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后任教于西北政法学院理论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行政伦理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哲学与文化,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研究成果多次获教育部、北京市、江苏省优秀成果奖和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