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近年来,随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日益增加,杨府山垃圾填埋场和卧旗山垃圾填埋场相继封场,市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管理问题日益凸显。调查结果表明,市区2013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约为1245吨/天,全年市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约为42651吨,其中工业垃圾约39655吨,占总量的92.98%。但当前市区存在着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市场化处置不足并存...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解决四川省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针对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进行立法调研,总结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立法建议。四川省近年来虽然多渠道加强法律宣传、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文构建了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业产业进行竞争力实证分析与评价。
本章是对农业区工业化的一般理论的分析。包括,原生和次生的工业化;农业剩余增加和手工业从农业中的分离;市场、组织和技术——手工业蜕变的条件;制度架构和自由主体的诞生;文化价值观的约東;六次生工业化理论模型;工业化与农民身份的转型等七部分内容。
转型机制是指在厘清乡村工业污染的发生、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在社会结构层面建构一套能够影响各相关主体环境行为,促使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转变的社会机制。转型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环境的彻底好转,使农村居民获得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转型机制需要有建设者、责任人,需要有可操作化的路径和手段。根据前面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民、村民与政府之间关系的论述,环境治理主体需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贫困的一般理论,然后介绍了贫困治理的模式。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在正确处理好区域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的相对优势,使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当地的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相适应,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发展过程。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揭示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先展后聚再扩”的三大阶段:“先展”即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东北、华北老工业基地为核心,工业产业不断向西、向南扩展;“后聚”是指改革开放之后,与经济总体格局的演化趋势相一致,我国的工业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亲水集聚特征,大部分工业产业都向沿海和沿江地区集聚;“再扩”是指2000年以来,产业集聚区的辐射效应逐渐显露,我国的工业产业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