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个人因素     检索到  39085  条相关信息

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发生,本章侧重讨论导致贫困的个人因素。2012年本书作者之一樊明组织了涵盖全国内地31个省区市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的问卷调查,其中获得针对乡村居民的有效样本4362个。所调查乡村居民的收入包括务农收入和非务农收入,二者相加构成个人收入。笔者将总样本中30%的低收入群体定义为贫困人口,由此得到贫困人口的样本数为1308。将总样本数的30%作为贫...

作者:樊明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本章选择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就业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目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生计资本状况及其特点。第一节介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人力资本状况及特点,包括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因素两个方面。第二节介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物质资本情况,包括住房状况和其他固定资产两个方面。第三节介绍了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就业状况,包括务工经历、求职状况、职业...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乡村社会中个人关系与公共关系的作用,分析了两者在理念与行为矛盾的统一关系。本文通过调查个人关系如何在公共事务中起到作用、个人关系在共公领域的延展,发现两者几经变化形成了新庇护关系,并就因此产生的潜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静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2010年,影响较大的个人舆情事件中,官员、明星舆情所占比例最大;言行不当、违法犯罪类舆情高发;首次曝光媒介中,网络新闻曝光比重最高,微博上升最为迅速;传播时效较2009年有所提高;大多数个人舆情事件都有干预行为,且应对手段、方式多样;四成左右个人舆情事件在事发后3天内、首次曝光1天内实施干预;近半数舆情在1个月以内消退。

作者:刘锐 叶伟祺 高云微 贺丹 孙黎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本文在多维福祉框架下分析了作为居民福祉的客观维度的时间利用的决定。以工作与生活平衡原理为基础,本文借鉴OECD做法,以由个人活动时间和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时间组成的个人生活时间作为分析对象,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生活时间的选择具有经济理性,家庭收入的提高会使人们享用更多的个人生活时间;个人生活时间也深受社会身份、家庭结构等...

作者:吴国宝 檀学文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对于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梳理了国外发展个人养老金的经验和做法,得出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目标和思路,并尝试设计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目标人群、缴费水平、待遇水平、税优模式及力度、运行机制、投资产品等关键政策。

作者:张兴 李红岚 赵巍巍 杨洋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经过近30年探索,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于2018年正式破冰,根据《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工作从产品制起步,并逐步由产品制向账户制模式转变。试点期间,虽然在税收优惠政策、产品方案等设计上已经比较系统、科学,但是基于产品制的试点工作并没有达到市场所预期的热度。在这之中,除了税收优惠政策力...

作者:李志淦 崔文华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谋求对退休金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在维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加大个人储蓄养老的比重。中国在1995年开始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香港地区2000年实施的强制性公积金制度中,也可以看到个人储蓄性保险的影子。因此,尽管个人储蓄性养老在当今世界不具有普遍性,但由此确立的自我负责的精神与基金制...

作者:余少祥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