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华文明     检索到  588  条相关信息

现代化是两岸发展的共同主题。走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应当成为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共同主题。

作者:胡惠林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和人口发展进入负增长与老龄化新常态的背景下,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文明现代化建设是必然选择。在中华文明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家庭为基础制定生育支持政策,提高生育率,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巩固家庭养老文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作为人口发展和相关系统协同发展的协调者,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为全生命周期的人的全面发...

作者:侯慧丽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文化即“人化”,文化通过传统得以保存和理解,文化传统是民族世代传承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指导下人的创造物。甘肃文化是指甘肃人民世代相传的优秀思维方式和优秀文化产品(广义)。讲“历史贡献”不是为了贡献历史材料,而是为了开掘甘肃文化的现代意义,培育甘肃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中华复兴继续贡献力量。

作者: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邯郸市是河北省省辖市, 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国家历史文明古城。2007年邯郸市被交通部列入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2014 年河北百强企业榜单, 邯郸市22 家企业榜上有名。

作者: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人类文明应当在开放中交流,在互鉴中发展。5月22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圆满落下帷幕,一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举措和合作成果也随之形成。这场由亚洲47个国家共同奉献的文明交流盛宴,不但创造出更多共赢机遇,而且也提醒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推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作者:丁奎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2014年,河南省参与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唯一一个“双申遗”的省份,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展示了自己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应加强研究,积极推进开发利用,以彰显线性文化遗产的综合效益,促进河南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作者:张玉霞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城市的出现与金属工具及文字发明一起,并列为文明时代来临的标志。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武汉,见证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进程,并将在今后三十余年间以中国中部首席一线城市,崛起为宜居、高品质的世界级大都会。此种前景,由武汉地理形胜、文明积淀所奠基,由时代机遇所激活,正通过武汉千万民众的奋发努力得以实现。

作者:冯天瑜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关键词:

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积极建设和开发的文化资源、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国家规划、地区合作是关中-天水建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的基础;在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中需要彰显关中-天水的中华文明之源、历史文化展示地和开发示范地、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及走向国家的平台的内涵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报告分析了在关中-天水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中天水面临的优劣势和机遇、挑战,最后从...

作者:马东平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