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国东北     检索到  20719  条相关信息

与关内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不同,东北现代中篇小说几乎丧失了其自身的近代承续性,而表现出发展中的跳跃性。作为东北作家群雏形的“北满作家群”,在东北沦陷之初的文坛“饥馑”与“死灭”时期,显示了突出的中篇小说创作实绩。抗战胜利后四年间,作家构成发生突变和文坛形成不同的创作模式,使中篇小说表现出反映“新的社会”与“新的人物”、追思噩梦与拷问灵魂的内容特征。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东北经济区正在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根据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东北自身优越条件判断,东北经济区未来最有可能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 和“京津冀” 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本文介绍了“第四极” 概念的提出,分析了东北经济区发展为经济增长“第四极”所具备的条件和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将东北经济...

作者:陈亚文 乔佩科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长篇小说与一切文学样式相同,是人类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这就意味着,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历史、自然和文化,而永远是与特定空间相联系的世界中的本体存在。东北现代长篇小说在其三十年的历程中,与那片充满神奇色彩的黑土地紧密相系,并随之演化与嬗变,进而成为铸就独特的东北人文精神的艺术资材。剖析东北长篇小说精神内涵的过程,也是可以使我们真切体味到关东人雄强的生命原生态和执...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1924年7月下旬,胡适应满铁邀请,到大连演讲。7月24日到沈阳,25日抵大连。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后,于8月2日离大连经沈阳返京。对胡适的东北之行,当时的《盛京时报》做了详细的报道,有关史料钩沉如下。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胡适

《新青年》(沈阳)《新青年》是发行于伪满洲国的一家综合性社会文化类期刊,由伪满洲国协和会奉天省事务局及奉天青年团主办,创刊于1935年10月20日。因其与五四时期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同名,故本文在表述中于《新青年》之后缀以“(沈阳)”以示区别。杂志编辑人申杰在《本刊出版周年谨话》(《新青年》第四卷第一、二期)中直言:该刊的使命是“宣传建国精神,承建国精神理...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

东北沦陷初期的文学作品中,萧军与萧红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不但代表了作者早期创作的最高成就,也可以说是极具影响的文学力作。它于1933年10月由作者自费在哈尔滨五画印刷社印刷一千册,尽管发行不久便遭到日伪当局的查封与焚毁,但仍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强烈的反响。金剑啸在《国际协报》上撰文写道:“在那每页上,每字里,我们是可以看到人们‘生的斗争’和‘血...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中国的中篇小说之源头,虽然可以追溯到很远,但是,中篇小说的真正形成及其文体意识的自觉生成,却只有距今不过80年的时间,及至现代,鲁迅的《阿Q正传》成为“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和“最好的范本”孙犁:《关于中篇小说》,《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东北区域金融运行状况分析报告。首先,介绍了2008 年东北区域金融运行总体状况。其次,分析了东北区域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和成效。接下来,总结了东北区域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对策建议。

作者:张国俊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