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书从“什么是中国发展道路”“为什么必须向世界讲好中国发展道路的故事”“如何评价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话语权”四个角度讲述了中国道路国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国际传播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书在客观分析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现实问题,对于如何提...
中国的城镇化应有自己的道路。在产业层面,推进我国城镇化应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动力;在生产组织形式选择上,落后地区建设现代农业尤其要注重发展国营农场;在人文层面,城镇化要注重培育城市精神;在社会层面,城镇化过程需要大力加强法治建设。
现代医疗卫生建设的城市导向终于导致毛泽东的震怒,而无法适合农村需要的医学教育也遭受了严厉的批评;在如梭般川流不息的巡回医疗中,现代医疗的成果终于开始了与基础社会的亲密接触,但运动式的输送毕竟存在许多的约束而难以成为长久之计;在确立一个覆盖基础社会的医疗卫生体系的艰苦探索中,合作医疗制度的凸现、运行及其积极的成果,确立了“中国道路”的特殊内涵而成为一种基本的“...
中国城市化30年历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推动阶段;1985~1992年,城市改革推动阶段;1993~2003年,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2003年以后,统筹城乡发展阶段。讨论中国城市化几个认识问题,介绍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多样性城市化,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城市政府拥有自主决策权的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非均...
中国发展道路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等,其实质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和描述,中国发展道路还经常被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本文接下来的表述中,一般采用“中国发展道路”,在引述文献过程中则根据原文表述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中国小额信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借鉴国际经验进行的小额信贷扶贫实践,这些实践活动最初都是以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形式进行的。为了能够长期向低收入人口提供融资服务,20世纪末小额信贷项目开始机构化,出现了专门从事扶贫的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小额信贷资金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内外公益捐赠和政府扶贫专项资金,这些机构都采用了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如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在国家体制变革的推动下,中国的减贫与发展道路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理念、战略及政策选择。就如何准确界定中国减贫与发展道路的分水岭问题,社会各界观点迥异。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