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城市化30年历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推动阶段;1985~1992年,城市改革推动阶段;1993~2003年,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2003年以后,统筹城乡发展阶段。讨论中国城市化几个认识问题,介绍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多样性城市化,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城市政府拥有自主决策权的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非均...
农村城市化也称为乡村城市化。它是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一种客观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止的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历程,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在新的产业空间和新的地域空间迅速重新组合、集聚,无数新型小城镇...
中国城市化30年,从1978~1984年的城市化恢复发展阶段,到1984~1992年的城市化平稳发展阶段,再到1992年至今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介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演进特征,以及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化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将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区域发展差异将长期存在,城市群将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本文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相关文献评论着手,叙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机制与理论,在介绍了河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概况后,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来检验在河南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并针对河南省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基数大,以及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智慧和经验。
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20年来,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励精图治,拼搏进取,谱写了中原大省迅速崛起的壮丽篇章。中原地区在中国最有代表性、典型性。河南这样一个地方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反映中国的面貌变迁最有说服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历史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河南的伟大实践,它有力地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和城镇体系的完善,又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区域内的城市发展战略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城镇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二是单体城市经济的发展战略。本章的任务就是要阐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本章的主要任务在于从农民家庭、村庄社会、城市发展和整体社会四个不同的层面或视阈来阐述半城市化——包括半城市化状态本身、内含的就近城市化及其所具有的跻身“三重中间位置”等阶层实践内容——所具有的发展性意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型半城市化”的概念,在突出“半城市化”状态所具有的发展性意涵的同时,将本书所强调的“半城市化”与学界已有的“半城市化”研究相区别。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