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阿经贸合作     检索到  30243  条相关信息

由于区位和产业条件差异,经贸合作存在三个布局错位:一是中阿能源合作受益重点在沿海地区,而西北地区目前主要是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二是中国清真产业的经济优势在沿海地区,文化优势和群众基础却主要在西北地区;三是中阿消费品贸易、工程承包和服务业贸易的重点在沿海地区及其大城市,而西北地区严重滞后。经贸论坛落户宁夏是中央出于以西北伊斯兰地区文化优势加强合作的考...

近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快速增长,贸易额逐年升高。与此同时,东北各省(区)对俄贸易也出现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东北四省区,吉林省对俄经贸最为弱小。究其原因,吉林省对俄合作区域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末梢”,经济发展极为落后,经济合作动力不足,加之通道通而不畅,严重影响人员、物流通关。伴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国在能源资源开发、现代农业合...

作者:吴可亮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外贸额开始停止下滑,稳步增长。2010年联邦区与中国贸易虽然在联邦区贸易总额所占比重继续保持第一,但比重与历年相比下降了,贸易额还没有止跌回升。西伯利亚对中国贸易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找出原因并克服这些消极因素,西伯利亚联邦区与我国乃至黑龙江省的贸易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邹秀婷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本书的重要观点包括:⑴在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过程,东北亚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区域各方均认同的、适宜的合作模式及高效运行机制。⑵东北亚合作模式分为:按合作领域可分为能源合作模式、科技合作先导模式、生产合作先导模式;按合作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主导型、跨国公司主导型;按合作层次可分为双边合作先导型、多边合作主导型。...

作者:戚文海 赵传君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与东北地区国际经贸合作发展报告。首先,介绍了金融危机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其次,分析了2008 年东北地区国际经贸合作发展现状。接下来,介绍了2009 年东北地区国际经贸合作展望。最后,提出对东北地区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建议。

作者:笪志刚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中国东北地区与韩、朝的经贸合作已取得相当进展,但也存在制约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这些制约因素有可能得到克服。东北地区与韩国、朝鲜在经济结构上呈梯度状态,存在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需求,经贸合作有利于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东北地区发展对韩、朝经贸合作、形势复杂,工作艰巨,应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

作者:朱辽野 许永根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国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2000年至今,中国对俄进出口双双稳步快速增长,双边贸易已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然而,中俄两国贸易现状仍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对俄经贸合作发展状况,探讨了东北地区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东北地区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对策。

作者:宋魁 张秀杰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丹东是国家规划开发建设边疆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和热点地区之一,丹东经济和对外贸易健康跨越式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辽宁省经济腾飞,而且对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在叠加机遇的大背景下,丹东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丹东外贸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李绍德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