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主体性视域     检索到  2281  条相关信息

本文基于总体性贫困治理体系建构路径的分析,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赛鼎村为样本村案例,分别从主体性视域(包括族群、贫困家庭、村镇和县域不同主体对贫困治理的认知和行动)方面分析了赛鼎村贫困成因及其治理现状。

作者:林红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来源:《社会科学家》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精准扶贫;村旅游;旅游扶贫;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费孝通

本文综合考察农民对乡村振兴不同方面主体角色的认知和态度,呈现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图景,并分析其中的主体性式微与分化,探讨如何激发与培育农民的主体性。面对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式微的现实以及相应的结构层面、制度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困境,如何激发和培育农民主体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乡村活力、农民主体性发挥空间、个体和组织能动性角度探讨如何激发和培育农民主体...

作者:叶敬忠 刘娟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确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否则会破坏乡村振兴的宗旨,也会损害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目前乡村振兴在确保农民主体性地位上面临体制、市场、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困境,增权赋能是有效破解这些困境、提升农民主体性的根本保证。真正的乡村振兴就是让生活在农村的人获得好处,真正变成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民有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王春光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社会文化主体性体现为家庭和家族、拟家族化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区域社会四个相互关联与支撑的方面。社会文化主体性在过去40年对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社会文化主体性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又因国家主体性与社会文化主体性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是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的重要机制。因此,培育社会文化主体性,需要国家的介入,同时需把社会和文化问题放在农村发...

作者:王春光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基村如何以社区为“发展主体”打破贫困均衡,其次介绍了社区文化主体性建构,最后介绍了社区文化发展中的新挑战。

作者:李春南 沈红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精准扶贫; 政府主体性; 农民主体性; 后脱贫时代;

渭源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坚实基础,以产业发展为第一前提,以创建机制为根本保障,以群众参与为实现路径,以扩大合作为核心要点,以收益分配为能源动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各方力量的统合与减贫策略的组合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加速渭源县的脱贫进程,更加巩固其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益贫式增长的实现强基固...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