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合肥要加快现代化滨湖城市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构建交通枢纽,提高经济首位度,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合作势不可挡的今天,作为发展中的舒城县,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率先融入省会经济圈。
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是六安的战略取向,也是全市上下的共识。六安市位于合肥西边,实施东向发展,必须首先融入省会经济圈。在“十一五” 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对六安发展的战略导向作了认真研究,提出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中心城市建设和农业抗灾能力、人民生活水平“三大跨越” 的战略目标,必须“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主动承接长三角经济区,融入合肥城市圈”。
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省会合肥的郊县,肥东能否借助构建省会经济圈的机遇,乘势而上,推动跨越,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肥东县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为此,我们就主动融入经济圈、加快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肥东实际作了思考,形成了初步的调研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桐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市域经济综合实力长期位居安徽省“10强”行列。但是2004年,桐城“荣光”不再,淡出全省10强。桐城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硬环境,发挥较为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相对的人力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城市扩张、新农村...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国家倡议,蓝图已经绘就,其最大化效力的发挥有赖于“自下而上”的积极反馈与主动响应,尤其是需要在产业层面探索建立起主动响应机制。与此同时,西部弱生态地区抱有强烈的愿望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尚未寻求到“响应机制”之“良方”,需要在理论与应用相统一方面继续探索。
本书通过对适用理论的归纳总结与对产业转型一般经验和西部典型案例的评述,构建超越一般转型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继而深刻理解西部弱生态地区赖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初始禀赋条件、区位比较优势与内生动力的可及能力,为西部弱生态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一般转型路径和主动的产业响应机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本书将“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响应策略和产业配套政策以及经济主体...
积极争取设立向北开放的长吉图特区,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核心基地及“一带一路”北线供给端,面向东北亚经济合作,是吉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长吉图区域发展的特征、内容及本质进行分析,确立该地区的发展理念、核心价值及总体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设立长吉图特区,其发展方向应当是在“通道经济”、中转枢纽服务端等被动性功能基础上强化优势产业集群及主动性功能建设,...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