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互助意愿     检索到  13166  条相关信息

本章将追史溯源,对比中西方互助理念、互助组织和保障、互助服务,以及互助养老的发展,进一步地,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进行述评与分析。

作者:刘妮娜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本文介绍了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互助机制。首先描述了互助养老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与效果;其次叙述了幸福院互助养老出现的冲突与排斥,以及各方的应对方式;最后通过个案分析了互助养老关于失能老人家庭养老的困境,总结了互助养老的优势与缺陷。

作者:张彩华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社区互助模式小额信贷就是社区成员共同出资,或者接受外部提供的资金,或者共同出资并加上外部提供的资金,形成一笔基金,共同管理,供出资成员借贷使用,解决彼此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作者:刘文璞 张保民 孙同全 张红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本文为互助养老组织生长机制的比较研究,基于三种类型、四个互助养老组织的实践探索,对影响互助养老组织的需求特征、信任建构、组织管理方式、外部资源的依赖与组织创新等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捕捉不同类型互助养老组织的生长特征与影响因素。

作者:张旭升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农民互助合作需要“重提”,意味着当前互助合作非但不普遍,甚至已经很少见,所以才有“重提”的必要。既然中国农民有高度组织化的历史,这一过程是如何中断的呢?这一过程的中断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的“三农”现状呢?这些都是本章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杨宇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在传统文化与社会中,老人通常被刻板地描述为养老资源与养老服务的被动接受者,是逐渐丧失活力、失去自主能力的一类群体,是需要被照顾的对象。事实并非如此。在老年人的经济、医疗有保障的前提下,绝大多数能自理的老年人,他们在空巢和独居时,并不想消极地等待子女或社会的给予,而更愿意积极主动地融入同辈群体,渴望拥有自主而富有活力的晚年生活。他们倾向于与同辈群体一起活动和娱...

作者:张旭升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残疾人是最贫困的群体之一,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对象。本报告主要介绍了湖北省长阳县“托养+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残疾人互助合作的扶贫方式,从理论上分析残疾人扶贫理念从个体到群体、从劣势到优势、从保障到发展的转变,认为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合理的产业定位和人力资源分工是该方式获得成功的前提,长阳县扶贫方式可以为其他相似地区的残疾人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杨立雄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本章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服务互助和文化互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这种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分析和探讨,恰为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实施对象、发展方向提供了具体的靶向。

作者:刘妮娜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