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对其健康、生活状况乃至生存质量的自我评价和期望,是评价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可为健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而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其幸福指数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亿多人,占总人口的12.5%;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老年人的权利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界定了老年人和老年人权利的概念,梳理了我国法律对老年人权利的规定和保护,概括了我国在保障老年人权利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老年人权利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河南省85.1%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转移,户均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74人。但由于他们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靠出卖体力劳动为生,工作时间长,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进城务工人员的父母大多不能一同前往。对于老年人来讲,传统...
河南农村老年人在居住方式上和城市老年人相似,都有明显的儿子偏好,即父母有与儿子同住的强烈趋向。在居住意愿上, 农村老年人愿意自己或仅与老伴儿居住的比例高于城市老年人6.1个百分点,而与此相反,愿意和子女同住的比例要低于城市老年人2.3个百分点。
在健康状况自评和家务自理能力上,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相差不大,但在保健意识上却差别很大,超过六成的城市老年人有主动体检的意识并在最近一年进行了体检,而农村老年人正好相反,有超过六成的老年人没有主动体检的意识。
本文介绍作者走上田间地头,走进老年人家里,重点深入了解了S镇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提出农村养老建议:一是国家规划要科学有效下沉,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精准接地气的服务;二是立足我国农村实际,充分保障农村老年人各方面权益;三是从农村生活现状出发,大力解决农村老年人就医困难;四是要着重考虑特殊老年人长期照料,提升这部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五是大力推进农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