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互联网公益     检索到  13416  条相关信息

社会信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商品”,未来,信用社会的构建将不是靠律法强制和人的“道德”“觉悟”提高,而是靠技术来实现。公益公信力不高是社会痛点,如何让公益资金的流向保持自律互律,公开透明,不做假账,在公众监督中一目了然,是区块链应用的最佳场域,也是成本最低的技术开发测试场。理性公益的科技运用和专业化要求,导致公益的专业门槛越来越高,技术手段越来越强,也...

作者:徐永光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这部分将一步步掀开“公益参与”潜力瓶的盖子,呈现公益参与将个人带入社会公共空间后所发生的种种变化,看一下它能否带来我们所一直追寻的公民特质。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关键词:

本文通过对国内公益报道和公益媒体的观察,梳理出2014年中国公益报道和公益媒体的主要特征和趋势。一是传统媒体的公益报道版面迅速缩减;二是新媒体中的公益报道阵地明显从微博转向微信公共账号,自媒体传播者数量井喷,走向公益传播的多元探索道路;三是基于公益众筹目的的行业品牌意识不断提升,自我公益传播出现品牌化趋势。总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日益颠覆性地改变公益传播结构,...

作者:周如南 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互联网公益协作;教育反贫困;治理风险;韧性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公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公益开始走向民间公益时代。这一时期,真正代表民间诉求和呼声的公益组织及微公益不断兴起和蓬勃发展,政府做公益及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的公益相对弱化。真正体现公益内涵但此前中国公益领域极其匮乏的公益特性——民间性与个体性不再稀缺,公益开始逐渐回归本性,政府行政色彩进一步被弱化。与此同时,组织化公益公益领域所占据...

作者:冯利 陆稀云 罗德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公益不仅是筹款,更是“筹心”,需要长期唤醒各种力量去共同保护公众的利益。“慈善更多的是感性,人是感性的群体动物,当短期情感推动达到一定程度,发生了情感行为,那就是慈善”。但公益不是,需要努力形成一个“全民参与,人人公益”的持久状态。

作者:汪鹏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乡村医师带有浓厚的中国标签,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经过国家号召或认定的乡村基本医疗实施主体。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以及“健康中国”和“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乡村医师的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的春天。通过互联网,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体系、继续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可以使乡村医生群体直接受益,促进基层医疗改革和发展。

作者:张冀东 何清湖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报告选取150家样本企业,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它们在中国的公益实践现状,包括公益资金投入、关注领域、公益模式、品牌项目、专业化程度、员工志愿者参与和公众参与情况等,分析各类别和行业的企业公益发展水平,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公益实践的情况,指出其中呈现的新趋势,并着重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转变进行探讨,提出分析与思考。

作者:李东瑶 熊祎伟 王睿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