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产权改造     检索到  19998  条相关信息

本文通过介绍民营企业产权现状,对改进民营企业产权状况提出了对策。

作者: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既往有关国企的产权分析范式与单位研究理路分别偏嗜于企业的经济维度和社会、政治维度,两种谱系下的研究没有实现视角融合,基于此文章提出把产权分析带回“单位研究”的中心。文章以国企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为经验基础,指出无论是改革之前还是改革以来,国企拥有的都是“不完全产权”,国企的这种不完全产权结构是单位制特征的重要表现。产权的外部化控制、财产权和行政权合一、等级化的异...

作者:王庆明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兴起之后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结果。各地城中村改造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关涉民生的问题,主要包括: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依据与现实脱节、暴力强拆事件多发、城中村民就业适应能力差、城中村民社会保障参保率低、城中村集体资产难以担当社会转型重任。为实现城中村社会与空间的和谐改造,必须建立城中村人口与土地协同城镇化的机制,使城中村宅基...

作者:孟禹言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实质上说,农民问题更是核心,根植于农村土地问题。因此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但农村农业仍然是我国改革发展...

作者: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河南省的城中村改造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在改造过程中创造了被誉为“郑州模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全省的城中村改造。深入研究河南省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河南的城镇化水平。

作者:张要杰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位于郑州市东太康路附近的杜岭街道张砦村约103亩地,出于缺少经验等原因,这块土地在长达六年时间内被闲置。直到2001年10月,上海来的郑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与华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于2003年7月,双方联合开发的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正式动工,成为郑州市的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关键词:

虽然小产权房有违于中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并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因顺应了城镇化尤其是大城市郊区化的大潮而得以快速扩张。目前,小产权房已成为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保障住房民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转变思想认识,以完善社会主义住房供应体系和构建城乡一体的房地产市场体系为目标,尽快开辟农村房地产市场,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小产权房引导到合法、规范和...

作者:黄顺江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产权是法律认可与保障的各种具有财产权利性质的民事权利。加强产权保护,就是通过法律手段,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类型的具有财产权利性质的民事权利进行保护,包括依法确定各种类型产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依法认定各种产权的归属与内容,依法保护各种产权不受侵犯,依法保障各种产权的目的与用途的有效实现。加强产权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产权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