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报告是对妥善处理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迁移流动的几层关系的探讨。报告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在区级层面,妥善处理好人口规模调控和服务流动人口的关系;在乡村城市化层面,妥善处理好外地住区人口和本区农转非人口关系;在流动人口层面,妥善处理好不同社会群体的协调发展关系。
中国国土辽阔、族群众多,在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之间,始终保持密切的政治交往、深度的文化交流、互补的经济体系和大量的人口流动。自清末实行“移民实边”“放垦”政策以来,农牧交错、蒙汉混居成为内蒙古地区社会组织与经济活动的一大特征。本书系统梳理了族群关系、人口迁移两大领域的研究文献,介绍了研究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方法设计以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的人口迁移史,并在问卷调查数...
在对郑州市人口迁移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回顾,并对近年来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城镇化水平、城市公共服务等的发展演变进行动态分析,进而提出郑州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速就业融合、推动福利融合、实施梯次迁移、关注弱势群体、加强组织保障、加强信息保障等着手提出郑州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措施建议。
采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2010年山西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西迁移人口规模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分布上呈现“核心—外围”结构。进一步结合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分析迁移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煤炭销售量、区域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耦合。在此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引导迁移人口空间流...
本书介绍我国新型城镇化阶段乡-城人口迁移的重大转变、发展趋势及政策路径。本书以“异地城镇化(农民工)”及“就近城镇化(农转居转型社区)”双重视角,基于横向调查与纵向监测数据,发现当前乡-城流动人口群体日渐分化为“技能型”、“资本型”、“雇工型”和“流动型”四大典型社会层级,需要采取差异化融入策略,推动流动人口在总体向上流动的社会机制中顺利融入城市社会和农村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过,受制于户籍等约束,农民工很难在城市安家定居,也难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形成了独特的往返于城乡之间...
本章主要介绍了“ 关系”是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 关系” 和农村人口流动,“ 关系” 和人口、 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回归分析等内容。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