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简述了低碳宜居社区发展历程,给出了低碳宜居社区概念、内涵、气候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利用国家标准《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以及武汉市国家气象站、加密观测站近30年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典型低碳宜居社区的宜居气候舒适性评价;初探了践行社区绿色低碳消费模式与实现气候资源科学利用的途径、内容与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典型低碳宜居社区与低碳消费模式的实践。
本报告在农村人居环境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五个方面对全国91个城市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做出测度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正向关联,区域不平衡特征突出,省会城市标杆地位显著,非经济因素对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形成重要挑战。
19世纪,世界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将世界城市化水平大约提高了10%。20世纪则是世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世纪初期的13%提高到世纪末的47%。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04年的41.8%。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报告在农村人居环境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四个方面对全国31个省份和95个抽样城市2021年度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从反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做出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省会城市总体...
本报告在梳理我国农村厕所和农村生活污水质量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监测存在顶层设计不到位、技术体系不健全、监测结果支撑不足等问题,最后从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监测平台建设、完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体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监测能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本报告总结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局取得的成就,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面临的机遇、挑战与问题,为下一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出建议。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面临部门之间协作不够、治理技术存在明显瓶颈、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稍显滞后、群众参与不充分等问题,下一步应以县级为单位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规划,促进区...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基于大湾区近百年气象观测资料和区域气候模式百年模拟结果,从气候生态环境特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事实、气象灾害与气候风险、未来30年气候趋势、气候环境面临挑战、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大湾区温暖多雨、类型多样、灾害频发、植被条件好,但地处低纬度气候系统脆弱区,独特优...
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较为薄弱,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健全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了党委领导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了立足产业、整旧如旧型,立足特色、修缮保护型,化零为整、异地重建型,治理脏乱、达标创建型,干净整洁、提档升级型等五种农村环境整治类型。建议在进一步整治农村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