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农村生活垃圾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处理率和无害化率分别提高到91.1%和75.84%,收集转运处理模式不断创新,有机废弃物就地处理技术装备不断涌现,处理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仍存在收集处理滞后、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和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继续...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生活垃圾的现代管理。首先,介绍了垃圾概念的演变。其次,介绍了垃圾管理的演变。接下来,分析了垃圾资源化。之后,介绍了垃圾资源的产业发展情况。最后,提出实行垃圾现代管理的基本构想。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之举。梳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发展的历史沿革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尚处于发展阶段,现有处理模式及处理技术虽各具优势,但仍需结合农村实际进一步改进完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良性运转的前提和保障。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湘潭市制定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三年治理目标、治理措施,通过系统治理、专项治理、综合治理科学实施、重拳出击,实现垃圾治理“全链条管理”,全面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处理,实施垃圾付费“百村模式”,推动了乡村生态振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化逐渐成为破解垃圾分类困境的重要手段。就垃圾分类智能化政策动向而言,垃圾分类智能化正朝着辅助居民深度参与垃圾分类、助力政府精细垃圾分类管理以及实现社区精准指导垃圾分类三个方面发展。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垃圾分类领域表现出较高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居民重要信息泄露、基层自治空间不断压缩以及社会结构可能解组的...
生活垃圾管理的目标可以概述为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的前提下的低成本化。在2006~2013年公开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调查,从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低成本化目标出发,评估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绩效。并以北京市为案例,构建了社会成本评估模型,基于市场价核算了涵盖垃圾管理各环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社会成本。我国城市生活垃...
2011年,国家政策全面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活垃圾焚烧量将达到每日30万吨,全年焚烧量1.095亿吨。围绕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运营争议并未平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难以消弭。湿基垃圾混烧在二英、PM2.5、渗滤液、飞灰底渣等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正在酝酿新的生态灾难,全社会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