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技术的进步,人类与自然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人类正以旁观者的身份建构人工自然。讨论人工自然与技术的密切关系,必然涉及技术的伦理问题在人工自然中的体现。人工自然有利有弊,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须保持人类改造天然自然与保护天然 自然的某种平衡。
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这为新时代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根本遵循。本研究在总结吉安市推进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深度融合典型做法的基础上,从优化统筹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构建多元参与体系、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本文说明变异现象的深层原因,并非为了使之永久化,更不是为了掩饰这种变异背后堆积的无知、短见、自私、贪婪。恰恰相反,本文希望尽早扭转这种变异现象,使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的制度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和创造性,以新的面貌回到或更加接近于国家公园的理念。之所以强调“尽早”,一是因为自然文化遗产一旦破坏难以恢复,二是因为不恰当的利益结构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现在正是对未来特别敏感...
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接合部,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市(区)21个乡镇,现有人口100万,规划到2030年达到260万。新区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22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2626个山头、14条河流、13...
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传统社会时期的旷家坝村落,特有的平坝地形、土壤特质和气候条件等塑造了村落当地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自然河流以及堰塘、池河、水井等人工水系所构成的水网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便利,稻作因水而生。在旷家坝村落内,村民就田而居、分散居住,特定区域自然环境下的居住形态得以形成。
本文介绍江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变迁与实态。
本文从上岳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变迁和当下的自然概况等方面考察上岳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祝家洞村落位于重庆市长寿县(今长寿区),村落的自然形态主要包括村落的地理、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这些自然形态和条件影响了祝家洞村落的稻作生产体系、水利灌溉形态以及村民的生活居住、交通状态。同时,村落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对村落自然形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自然形态相适应的村落居民生产和生活的人文——生态综合环境。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