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协调发展     检索到  10224  条相关信息

科学发展论坛的宗旨和定位有两个:一是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行领袖、各路领军人物创造科学发展研讨、交流、碰撞、提升的平台;二是借助这个平台,让学界与业界面对面地接触,感知科学,感知世界,定位好自己的研究方向,感知怎样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创造出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作者:李小建 仉建涛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由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使得区域协调发展也就成为一个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尤其如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解决区域之间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实现在整体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结构优化,有利于从更大范围内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及土地的集约使用,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这蕴涵着公平与效率的...

作者:殷存毅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本篇首先介绍了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然后指出了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与摩擦,以及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作者:范玮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本文在阐述全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南省2000~2012年连续13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讨论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失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李恒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本书立足地市这一特定区域,系统分析了制约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重点从“三农”问题、区域工业化、区域城市化、区域市场发育、地方公共财政建设、农村金融深化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探讨了促进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本书既借鉴了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立足于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困境,通过系统分析和定量评价...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本文从东北地区的区域差距现状出发,分析了东北地区目前的区域差距存在的特征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基础上缩小东北地区的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许林海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十二五”时期,河南区域经济呈现相对差距不断缩小、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等诸多新的特征,但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2016年底,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对全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全省四大发展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各区域可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实现在自身快速发展基础上的省域内协调发展

作者:罗勤礼 季红梅 张喜峥 徐良 雷茜茜 胡昶昶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本书从河南省优化结构、补齐短板,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三是实现产业协调...

作者:薛玉莲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