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代际转向     检索到  18453  条相关信息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研究认为,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

作者:周贤润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无论是经验研究,还是理论性研究,都非常强调文献梳理的重要性,既可以在既定问题之中找出研究的切入点,也可以进一步深化已有的研究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在理论自觉的学术原则下,借鉴国内外有关创业选择及相关经济行动选择的文献,对有关农村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选择问题进行破题,并且寻找新的研究立意。

作者:陈文超 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社会共济预防贫穷、减少不平等和增进社会包容。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还要兼容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就业的目标。中国社保体系内含的多轨制,使得公共部门就业者特别是公务员保护过度,农村迁移劳动者特别是其中的非正规就业者保护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制度整合,给予所有社会成员适度的社会保护。首先,整合城乡民政部门和扶贫系统,发展...

作者:朱玲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中的公平性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来看,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公平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了公平问题,发展才有可能形成其可持续性,否则,可持续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作者:胡石清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教育扶贫;后扶贫时期;相对贫困;可持续发展;扶贫路径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个群体,自改革开放后农民被允许跨区域流动以来,这个群体已经存在和发展了3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群体自身内部的异质性在不断增加,呈现一些的差异。本文借鉴曼海姆关于“”的问题的讨论,把“”看作一种社会学现象,根据社会历史经验这一决定差异的核心概念,从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和工作经历对农民工划分的分析框架进行了理论探讨。

作者:陈辉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暂时贫困;长期贫困;代际传递;精准扶贫

本文从家庭关系维度解析李村老人情感性实践,对家庭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关系、家庭结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呈现,从理性、缓和、亲情牵挂三方面阐述李村老人情感实践的逻辑。情感性实践依然是李村老人日常生活的重点——他们在面对子代的日常实践中有冲突也有亲情,故而这些实践看似互相矛盾,但是隐藏其后的是“生活理性”的指导原则。

作者:仇凤仙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