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自郑州市政府从2011年1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以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了区域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战略要求,提升了郑州市教育的整体实力,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衡量地方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就是市场主体发展状况的差距。2022年,山西审时度势,坚定不移地把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市场主体结构、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增强政策执行效力、提升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和深化市场...
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落后状况,尤其是农牧民收入总体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增加农牧民收入依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农牧民收入倍增目标的认识、农牧民收入现状的分析,阐释了农牧民收入倍增目标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青海省农牧民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城镇化率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实现“收入倍增目标”将比发达省份面临较大压力。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实际和现状,就实现“收入倍增...
近年来,河南省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同时存在着资源配置不足、资源配置失衡、资源配置失当和资源配置失灵等问题。优化配置教育资源,需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调整布局,资源倍增等措施,努力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
农民外出务工,住房保障是安居乐业的基础,优质教育是外出打工的动力。当前,城市住房和教育现状难以承载大量的人口转移压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健全住房供给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依法规制保障房乱象和破解教育难题,以更好的住房保障、更多的优质教育,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