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保障人权     检索到  24678  条相关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形成了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体系,而且形成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保障妇女人权国家机制。近年来,我国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政策顺应并推动了国际社会保障妇女人权的历史潮流,但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妇女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妇女政治、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权利...

作者:李明舜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2015年,中国境外“追逃”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代号“天网”的境外追逃行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一批追逃对象主动回国投案或被引渡回国。在追逃工作中,有关部门注重保障追逃对象的合法权利,尽力消除追逃对象及其逃往国政府的法律和政治顾虑,既充分体现了中国惩治腐败的决心,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贯精神。

作者:刘杰 石冬旭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文章首先介绍了1995世界妇女大会溯源,主要包括《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北京行动纲领》等。接着,文章梳理了中国在妇女人权领域的变化以及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最后,文章提出包括妇女人权保护的主流化、增强《妇女权益保障法》可执行性的建议。

作者:朱晓青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在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关系中,在行政法组织形态多样化背景下,在人权责任日益深化、人权责任主体不断多元化的背景下,在规范的协商性、灵活性与合法性、正当性并重的要求下,软法是人权责任分担与合作的重要规范供给者,人权则是包括软法在内的整个秩序体系的核心价值。有鉴于此,本章将结合人权在公共治理背景下呈现的分担与合作的趋势和特点,阐述人权保障缘何诉诸软法,以及通过软法保障...

作者:王瑞雪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2014年,海外中国人面临的各种风险呈现多样化态势,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交及领事保护的制度性建设:通过加强领事保护工作、健全预防性保护机制、完善事发和事后的应急机制等措施,着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但是,加强海外公民人权保障仍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保障能力,同时从法律层面健全海外公民的人权保障体系,此外加强领事保护工作的资源投入...

作者:刘杰 石冬旭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国际体育界最近出现的保护和尊重人权的热潮不仅包括体育赛事组织者遵守赛事主办地的人权规定,而且包括对运动员人权的尊重,其中因为跨性别运动员的特殊性而在人权保护方面也有一些具体的特点。跨性别运动员人权的保护既涉及对跨性别人士的一般国际人权保护,也涉及国际体育界运动员权益保护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以及维护跨性别运动员权益的体育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同时在更广的范围内推...

作者:刘雪芹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为了健全公益诉讼的法律支持体系,13省开始推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公益诉讼在环境权益、消费者权益和其他领域取得了新发展。但是,公益诉讼理念需要进一步传播,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程序、范围有待完善,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类型亟须具体化,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专业能力严重不足。要发挥公益诉讼在人权司法保障中的作用,完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作者:周伟 者荣娜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中国在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交流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2009~2010年,...

作者:罗艳华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