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2月3~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有男女平等的内涵与目标、男女平等的现状、不平等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途径等。这次会议是中国妇女“九大”之后全国妇联与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理论研讨会。从1999年珮云同志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体系以来,珮云和秀莲同志多次发表...
男尊女卑、男主女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性别文化特征,也是中国男女不平等的主要文化根源。男女平等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价值观基础,似乎与传统文化水火不容,实则不然,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也不能完全割裂与旧的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和谐、仁爱、阴阳平...
性别观念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中,在党的领导下,男女平等观念体现出不断深化的过程。研究和梳理这一历程,将为性别意识主流化进程提供历史性的文本史料支持与现实性的方法路径支持。
在媒介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价值观,对公众的观念、认知和行为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大众传媒是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载体,也是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的主体。本研究针对大众传媒的媒体内容和媒体生产的不同层面,对男女平等价值观的传播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探究中国大众传媒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通过对全国5个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性别...
为了总结大众传媒在推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进步与发展中的作用,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于2001年12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珮云,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收到论文130余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因此,认真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提供的新机遇和面临的新挑战,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意义重大。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哲学对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讲话为当代中国性别哲学本土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性别哲学本土化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男女平等教育。把男女平等教育纳入高校政治理论课既是中国特色性别哲学本土化的实践,也是以独特的文化自信为当代国际性别哲学发展做出贡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