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篇对世界各大洲历史上出现的气象灾害以及各项损失进行统计。
本文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全球气候灾害及损失情况,包括1980-2012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1901-2010年六大洲大规模干旱统计、1980-2012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总损失和保险损失、2000-2012年全球干旱灾害总损失及保险损失、1980-2012年亚洲重大自然灾害总损失和1980-2012年美国重大气象有关灾害综述,以为研究与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严重挑战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本书围绕气候变化主题,收集了国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权威论作。它们既是管窥西方社会科学界气候变化研究的一面镜子,也是西方学术界本身的风向标,循此可以找到人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经济学转型、政治学更新、社会学扩展上踏出的重要足迹。
全球气候正义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有限且各方对应得多少有不同诉求的环境下,找出一组合理的道德原则来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决定每个人和每个国家应得多少排放空间以及承担多少减排成本。一个正义的全球排放协议不仅要关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现有排放量上的相对差异,更要关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程度上的更为宽泛的全球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某种...
该书介绍了气候智能型农业理念提出的国际环境,研究了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理论依据和国际经验,深入探讨了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基础、条件和困难,提出了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总体构想,重点研究了对内建立粮食安全体系、对外推动积极进取的农业贸易发展战略的形势及具体对策,并在战略措施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为我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提出了具体建议。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问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且其长期性、不确定性和公共问题属性,使之成为典型的政治议题。全球气候政治呼唤全球气候治理,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对全球气候治理影响深远。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如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逐步形成了“抱团打拼”态势,即从“G77+中国”这一早期气候政治实践,到当前占居主导地位的“基础四国”(BASIC),再到非正式的国际机制下的新...
2007年,中国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许多地方出现了破历史记录的极端天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未来强降水、高温、干旱、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很可能会持续上升。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增强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城市基础设施极易受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暴雨、高温、雾霾、低温冰冻、干旱、大风、台风、雷暴等灾害对城市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营的各阶段都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