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上一章我们谈到,利用产权交易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是,当有多个市场主体时,仅仅依靠产权交易很难有效解决外部性。我们把所有消费者必须消费相同数量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外部性,而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很难实现公共物品的最优配置,这时候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配置公共物品。在这一章,我们主要阐述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公共物品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福利与发展的关系,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福利变化的评价标准,市场均衡与政府干预,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在有关制度改革与政策制定中的运用等。本书视角新颖,内容全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介绍和评价西方福利经济学基本内容时,忠实于原意,同时避免使用复杂的图...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福利模式、福利正当性、福利不平衡和价值不彰因素。
全球化过程发生以来,福利国家的发展可用四个概念来充分描述,福利多元主义就是这四个概念之一。从描述性意义来看,它指的是一种福利菱形,表明公民福祉取决于从国家、市场、NGO或非正式网络获得的资源。但从规范性意义来看,福利多元主义和混合福利经济与新自由主义以及国家福利的废除有关,取而代之的是私有化和市场化。同样,从规范性意义来看,福利组合的概念与社群主义思想有关,...
在社区生计保障体系中,社区营生和社区就业属于发展性生活保障;社区救助和社区福利属于消耗性生活保障。社区生活福利是社区集体改进全体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全体居民生活品质的谋生途径。社区生活福利保障服务于社区全体居民,是依赖于社区集体经济的生活保障措施,对于增强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生活福...
2005年通过了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案,在全国200个最穷的地区向每一个愿意工作的个人提供不少于100天的非技术劳动机会。2006 ~2007财年是充分落实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案的第一年。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