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2014年1月至12月有关公益慈善的中国地区的大事记录。
2014年夏天,通过互联网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也进入了中国,成就了一场中国的公益嘉年华。当然,和其他国家一样,这次活动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有些质疑的声音。但无论如何,通过冰桶挑战,公众才知道了一直被社会忽视的那群罕见病患者群体,让“罕见”得以被“看见”,这样的创新、快乐公益,也给中国公益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同时,借助中国的互联网,也让以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
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关键历程、方法论、成效及挑战进行了回顾。同时,本书汇编了不同时期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十五个公益行动典型案例,以呈现公益组织如何找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点,如何在公益行动过程中与基层政府形成密切的互动互补互塑关系,在发挥公益优势的同时弥补政府工作的不足。
社会化公益发育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将在此得到展示,这可以看成是大量的社会事实精心凝练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由社会本身来做公益,将呈现出怎样的一番机制、怎样的一番公益效果,又与政府主导的公益有怎样的不同。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政府、企业和非营利部门实施了越来越多的项目。随之引发的问题是,这些项目的绩效到底如何?如何对项目进行评估?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估。然而,近年来,随着非营利部门的崛起与政府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社会公益项目的评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书首先对公益项目评估的目的、评估的主体、评估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本章回答了什么是公益项目、公益项目为什么需要评估、谁来评估公益项目、什么时候评估和如何评估公益项目几个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公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公益开始走向民间公益时代。这一时期,真正代表民间诉求和呼声的公益组织及微公益不断兴起和蓬勃发展,政府做公益及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的公益相对弱化。真正体现公益内涵但此前中国公益领域极其匮乏的公益特性——民间性与个体性不再稀缺,公益开始逐渐回归本性,政府行政色彩进一步被弱化。与此同时,组织化公益在公益领域所占据...
上海浦东新区禾邻社区艺术促进社状告万科公益基金会侵犯其公益产品《全民植物地图》著作权,成为中国公益组织知识产权维权的第一案。公益基金会与公益服务组织本处于公益生态链的上游和下游,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公益事业有序发展。而双方在知识产权上的争执时有发生,甚至诉诸法律的现象应该引起业界重视。如何判定知识产权是否受到侵犯需要依法而定,而解决争议最好采用协商方式。该案是一...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