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6年,内蒙古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为54.5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24个百分点。
2015年,内蒙古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为44、82%,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11个省份中仅低于陕西和重庆,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相对较高,为62、27%,远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他3个一体化实现程度较低,均未超过50%;生活水平一体化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社会发展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虽均...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差距有所缩小, 但生活环境质量指数有所下降;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农村金融资金净流出程度加剧,财政支农相对程度下降。
根据省域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排行结果,内蒙古乡村在各地横向比较测评中,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14位;在自身纵向对比测评中,2000~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24位,2005~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22位,2009~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27位。
内蒙古文化消费增长目标暨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测评:省域间2000~2011年实际增长排名,历年均增值测算为第3位;省域间2011~2020年目标距离排名,消除(避免)负相关测算为第2位;支柱性产业测算为第21位;最佳比例值测算为第21位;最小城乡比测算为第24位;弥合城乡比测算为第20位;城乡无差距测算为第16位。
2011年,内蒙古城乡文化消费总量增长处于第11位,人均值增长处于第9位。景气评价排行结果:内蒙古城乡在省域横向测评中,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5位;在自身纵向测评中,200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7位,2005~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0位,201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3位。
内蒙古自2001~2009年GDP年均增速17.6%,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创造了颇具代表性的“内蒙古模式”。本报告对2001~2008年内蒙古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变化轨迹,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循环经济等理论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原因。内蒙古及其他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基本约束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的...
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或重要经济部类,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程度和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明晰状况、提供参考、推进发展,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全区文化产业调研结果和内蒙古统计局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及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加快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