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民家庭经营     检索到  64781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问题。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里,展现了属于一个村庄的“乡村经济”。其中既有属于本地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也有依附于外部市场的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并且展示了本地经济被外部市场破坏的趋势。与此相类似,在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乡村自有的经济活动构建出基层市场,并且基层市场向上构建了中间市场乃至中心市场,同样...

作者:吴力子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本章主要从农户经营的全面恢复和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认识和政策建议介绍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家庭经营与城乡关系的重要变化。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2013年秋播,江苏省S县首创联耕联种做法,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家庭经营主体,让广大普通农民受益,实现了家庭分散经营效益最大化,一经推广就受到参与农户的一致认可。中央农办调研认为,联耕联种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是土地不流转也可实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更适合约占全国耕地近1/3的6.2亿亩平原宜耕耕地的传统农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为此作出批示,群众从...

作者:郭亮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小农的多元经营家庭生计模式。本文指出,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当前中国农业虽然因土地制度的作用保持了“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规模种植,但在机械化、商品化方面早已超越了已抽象化的“小农经济”概念。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本章主要从新中国经济建设基本路线的确定与对农户个体经济的否定和改造、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理论认识、农业必须为国家工业化做贡献、农民家庭纺织业是如何灭亡的和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意见介绍了农民经济被否定的情况。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长期以来被用以描述中国农业特征的“小农经济”概念,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欧洲农业状况而提炼出的一个分析性概念,用来指涉相对于机械化大规模农场而存在的传统手工劳动、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家庭生产方式。对于概念的工具性使用,首先要将其本土化为一个与经验证据紧密结合的概念,如果说传统时期中国农业因“规模细碎、土地家户私有、依赖家庭手工劳动以及自给自足”的特征而符...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本文认为,现有农业现代化研究强调农地规模经营指标,忽视小农户的发展权益,倾向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推动农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本文从农民家庭经营的类型切入,通过阐述家庭经营弹性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化逻辑,指明家庭经营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农民能够成为能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能够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兼顾小农户的发展权益,探索出一条渐进的现代化模式。

作者:赵晓峰 孙新华 张建雷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草原牧区正在经历剧烈的变迁,传统的牧区被定居和草场的不断细分所代替;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牧区人口开始迁移到牧区之外。随着草场的退化,政府在草原牧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希望缓解草原的压力,如休牧禁牧、草畜平衡。人们经常将牧区的这些变化看做是人口增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希塔嘎查的调查表明,许多制度的选择并不是人口资源压力下的唯一选择。如走场制度的被放...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