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民工子女     检索到  15264  条相关信息

在对学校、教育实践者和家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就学校空间中另一个重要行动者群体——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研究。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民工子女本身处于被教育、被管理、被控制的弱势地位,加之户籍身份的影响,这种劣势地位尤为突出。在此,笔者将首先展现农民工子女在多面夹击下的生存境遇及其对学校和教育所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民工子女如何发挥自...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刚性出现。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的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如何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成为当前和将来一个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异地中考政策的梳理,对异地中考政策的出台、实施状况及实施效果...

作者:吴霓 葛恬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本文从工作搜寻、工作质量、职业流动三方面探讨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进入劳动市场之后的工作状况。一是从行业与地域选择、求职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留守儿童找工作的基本情况;二是从工资收入、劳动时间、岗位技能性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工作质量。三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分析,阐述了留守儿童职业流动的现实状况。

作者:周潇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本书借助社会融合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审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调研随迁子女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各个维度的具体情况及农民工家庭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等情况;综合分析农民工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互动与融合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在教育的观照下对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阐释与解释;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探讨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状况...

作者:乔金霞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社会融合、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融合教育是本文中的重要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辨析,明确其具体、详细的内涵是本文内容的立论基础。教育与社会融合的关系怎样?教育能如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教育角度有哪些?这些不同的教育角度或教育环境与随迁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合有怎样的关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育观照下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作者:乔金霞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截至2015年11月,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为29247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108万人,增长11.89%。与此相应,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已有研究表明,6~11岁和12~14岁儿童的城市就学率在96%以上。换句话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大多数随迁子女拿到了就读城市学校的“入场券”。在对随...

作者:乔金霞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从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调查分析中,得出目前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首要的制约要素在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及潜存于人们意识中的惯性思维所造成的制度性及思想上的融合困难,如户籍制度、升学与教育投入制度等;其次为城乡文化差异如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文化融合困难,这是最为隐秘但也最为深层的影响随迁子女融合的原因;最后就是城乡之间交往互...

作者:乔金霞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些措施,包括政府推出的保障儿童基本权利的法规政策、学校管理的强化、家庭保护功能的增强等。并以“无锡模式”为例介绍了新市民教育下的农村人口城镇化,以及对寄宿学校制、“代管家长”制的探索发展,最后指出培养专业社工的重要性。

作者:王开玉 周艳 宋蓓 吴丹 江晓燕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