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平定准噶尔部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事件,战争胜利后,乾隆帝谕旨在伊犁格登山、北京国子监、承德避暑山庄、伊宁城郊等地树立纪功碑。它们对宣扬清朝武功、界定国家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未能系统性地考订这些纪功碑的碑文,存在版本零散、录入疏漏、断句不清等问题。本文考察了平准纪功碑的文物保存、文献收录情况,以国家博物馆古籍部所藏纪功碑拓片、第三次全国文...
准噶尔汗国在亚洲内陆的统治和扩张对清朝西北疆域的开拓和治理具有深远影响,为其留下厚重的历史遗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准噶尔汗国疆土为清朝所继承,极大地拓展了清朝的西北疆域;亚洲内陆臣属于准噶尔汗国众多部族和政权转而成为清朝藩属,形成清朝西北宗藩体系;准噶尔汗国统治天山南路回部的众多政策措施为清朝稍作变革而沿袭,成为清朝治理新疆的参照和依据。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清廷解除了蒙古准噶尔部对西藏的威胁,避居康区惠远寺六年有余的七世达赖喇嘛即将返藏,重掌政教大权。1728年(清雍正六年),驻牧新疆的蒙古准噶尔部叛乱,清廷恐其有侵藏企图,遂将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从拉萨移至位于今天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协德乡的噶达地方,并拨国库白银40万两在噶达为七世达赖喇嘛修建驻锡的寺庙,占地500亩,建造宫殿及楼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发展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治县自然概况和行政沿革,随后介绍了其法制建设和民族关系,之后介绍了自治机关及干部队伍建设,最后介绍了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本文通过对满文文献中相关记述的分析,论述了18世纪中叶哈萨克的风俗、社会结构、血缘关系的作用,巴图尔与比的职能以及当时纷乱的政治局势。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