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主要梳理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在富县农村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20世纪末,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呈现日益民间化的形态特征,这一形态特征一方面与20世纪之前的村庄历史文化形态相连接,另一方面也昭示着现代化变迁在21世纪的双村发挥作用与建构秩序的可能方式。与此相伴随,在告别了泛政治化的时代之后,曾经处于极度隐伏状态的民间信仰又再度成为村庄地方性知识中十分活跃的元素,并且形成了它们与现代知识体系的新的互动关系。
纵观南芒县60余年发展取得的成绩,可以发现,以科层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性的扩散构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应当对现代性发挥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但是 现代性这枚硬币也具有两面性,现代性的扩散是生态变迁的重要原因。从南芒县60余年的生态变迁中可以看出现代性的引入以及传统的式微所造成的影响。现代性打破了传统的延续性。安东尼? 吉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主导的国家形态得以确立。“人民”的形塑,不仅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体现出鲜明的权力特征;卫生方针的确立及其权威解释,一方面透射着新国家的本质要求和国家建设的现实起点,另一方面则展现出现代化导向和本土社会间的相应紧张,预兆着“中国道路”的艰难探索与开掘过程。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一方面卫生保健体系发生重大结构变迁,另一方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出现体系性困境状况。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现代卫生保健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但目前存在诸多的体系性缺陷,影响卫生保健体系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匮乏“系统整合”,缺乏“体系质量和卫生保健体系质量”理念,如何优化、重组现有的卫生保健体系,实现整合性和...
副处长:杜新强 何奇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