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历史文化遗产     检索到  27181  条相关信息

陕西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随着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发展的推动,在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上,近年来,省内外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某些方面,还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从陕西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来看,目前才刚刚起步,还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全省上下需要高度认识省内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我很荣幸被邀请就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公约问题做大会发言。正如我的同事何贝尔博士刚才所讲的那样,我们很高兴来参加这个重要的会议,而且我们确信这次会议的议题恰到好处地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地世界遗产地管理的现实情况。在此,我要对会议的组织者,特别是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能组织这样的国际研讨会表示感谢。

作者:木卡拉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主持人在我演讲前问了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她问我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关系,谁包容谁?面对传统文化,任何人的知识都显得淡薄,而任何分类都会带来问题。比如在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里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十大类,包括: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以及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曲艺等。按照这个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着民俗文化,...

作者:田青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本报告选取农业技术类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遗址类文化遗产——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和农业景观类文化遗产——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为案例,进行农业文化遗产特质与乡村旅游个案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生态保育功能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支撑,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的文化标本意义大于实际生产意义,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发展乡村旅游核心在于维持...

作者:张祖群 卢成钢 吴秋雨 贺婷婷 赵浩天 陈琦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城市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包含整座城市的历史文明脉络,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最具价值的成果,是塑造城市个性的关键性资源。本文对郑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价值、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以推动郑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作者:高云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本文介绍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状况、分布状况、传承人状况,致力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提出利用现代科技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作者:樊为之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以及APP智能客户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方面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当下郑州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落后、展项匮乏,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产业化发展。本文回顾了郑州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涵及资源概况,厘清了加快郑州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分析了郑州市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展示现状,最后提出了郑州市文化遗产资源数...

作者:孙晓燕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本章从2012 年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发展与新问题文化产业开发作为热点的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表现、产业视野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方的利益要求、产业视野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方的利益要求五个方面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

作者:钱永平 潘博成 高小康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