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参与式发展理论     检索到  36914  条相关信息

随着“参与发展”日益成为发展人类学理论和地方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主流话语,如何打破发展工作者与发展工作研究者之间的鸿沟,建立学术研究的知识建构过程与发展介入的行动过程的衔接,协助发展工作者和研究者打破各自场域的惯性和束缚,成为当前反思参与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致力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发展与保护的统一,致力于推动参与发展的本土化。本书正是这一“知识-...

作者:朱健刚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本书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示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中参与学习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活动。在此创新中,大学教师、学生、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研究者共同设计、讲授课程,共同监测评估课程的过程和效果,并将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长期的、深入的实地研究。该创新避免传统灌输的消极学习模式,而是注重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强调团队合作、在行动中学习,并在...

作者:〔加〕罗尼·魏努力 李小云 徐秀丽 卢敏 齐顾波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本文分析的是国际发展援助的理论,“二战”结束之后,从殖民地状态逐渐走向独立的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冷战背景下,很快就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国际发展援助的主要对象。纵观国际发展援助的历史,它在促进受援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如19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到目前为止,国际发展援助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其关注的主题、援助...

作者:李小云 唐丽霞 武晋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就业是评价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客观标准。准确把握“十五”期间中国劳动力供给、需求及其失业状况,做好就业与失业的统计工作,不仅能够使我们摸清劳动力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家底,而且能够客观地反映失业人员所处的状况,从而为制定就业政策、失业安置与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整个国民经济形势进行总体判断和科学预测。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民劳动参与状况。...

作者:侯善学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大量大型多边国际合作(multi-lateral co-operation)与双边合作(bi-lateral cooperation)的农村发展项目,这些项目在国内有时简称为“支农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实践中,不论是项目的可行性考察、实施计划的制定还是不断进行的项目监测与评估,都规定要有地方妇联组织的参与。这是国际资助机构的普遍要求,也...

作者:叶敬忠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有助于实现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避免政府失灵,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北京市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提高很快,但公共利益自觉性仍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步伐也要加快。

作者:吴向阳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强调村民的参与和授权于村民是项目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项目的设计、实施、管理等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在探索促进村民参与和授权于村民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赵群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建成区周边的农田被大量征收用于修建城市道路、工厂和商品房等,近年来大学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浪潮又进一步侵蚀了城郊的耕地。在政府的制度安排下,城郊乡村被动卷入市场化的浪潮之中,大规模的集体土地被征用或征收、房屋被拆迁,“征迁”这一事件不仅人为地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也带来了农村社会及其人口的巨大变迁,...

作者:李琼英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