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可再生资源     检索到  256  条相关信息

积极安全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部门在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特种行业设备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天生桥水力发电公司健康指导和帮助。天生桥水力发电总厂成立于1988年3月,负责运行管理天生桥二级电站和500kV、220kV开关站各一座,在成立的三十多年里经历了多次管理体制变迁:1988年2月,原水利电力部下文成立水利电力部...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精准扶贫;资产贫困;资产扶贫

本文剖析了以下几个实践案例。第一,全球环境基金(GEF)在怀远县和叶县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示范,提高了化肥等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和农机作业效率。第二,浙江丽水“碳中和茶叶”,通过碳排放核算,确定茶叶碳足迹,引入碳抵消措施,实现茶叶碳中和。第三,河北安平“京安生物质能替代模式”,通过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牧业废弃物,以沼渣沼液制生物有机肥等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全产...

资源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投入。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也可分为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成为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约束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挑...

作者:剧锦文 李成勋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生态环境资产的多寡,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地区能否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事业说到底就是人类通过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来增加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环境的价值量和资产量,特别是增加该国家、地区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防灾救灾的能力,为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资源与环境支持系统,使其...

作者:马传栋 出版时间:2000年11月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农村环境的变化和现状,第二和第三部分论述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最后,就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刘国光 出版时间:2000年11月

碳税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有效经济手段,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外碳税理论研究和实施起步较早,研究体系相对成熟,主要围绕不同碳税方案的实施效果及针对“绿色悖论”展开讨论;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针对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对开征碳税的影响进行定性和模拟分析,并对碳税体制构建方式与时机进行探索。

作者:党国英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方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替代或保护财富的来源以保证人均国民财富不下降的发展;而财富是指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存量。根据资本方法,自然资本对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要以自然资本的维护为基础。如果自然资本存量下降到这样一个点,它不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功能,受纳功能,服务功能,依赖于这些功能的任何形式的发展...

作者: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