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后工业经济时代     检索到  63916  条相关信息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促进了经济增长,形成大量新生企业和市场主体,增强了经济的内生动力...

作者:张简 张大卫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本文主要描写了来料加工的生产形式如何成为“工业下乡”的结果。发达地区的工业向偏远乡村扩展,由此形成了来料加工这种生产形式,带动了偏远地区乡村的产业发展,它也成为乡村工业的一种特殊形态。本文以浙江省L市的一种特殊的乡村工业形式———来料加工为例,讨论乡村工业的组织过程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本文指出,一方面,来料加工是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一环;另一方面,来料加工的...

作者:付伟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本文介绍了格尔木地区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势产业、商业和个体业、服务业发展。其次,立足于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的现实,对格尔木的工业、商业进行了调研。最后,介绍了格尔木所有制结构和三产变化。

作者:刘景华 马生林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改革开放,外商投资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了资金、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带动了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作者: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本文主要从工业强省的本质、工业化与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工业化要与城市化相伴而行、工业化的成果要由全体居民共享、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工业并举、发挥四川国防科技工业优势、资源能源开发输出与就地加工转化、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工业化、增强四川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体制创新与工业强省等十个方面研究四川省工业强省战略若干问题。

作者:林凌 刘世庆 蓝定香 达捷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先展后聚再扩”的三大阶段:“先展”即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东北、华北老工业基地为核心,工业产业不断向西、向南扩展;“聚”是指改革开放之后,与经济总体格局的演化趋势相一致,我国的工业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亲水集聚特征,大部分工业产业都向沿海和沿江地区集聚;“再扩”是指2000年以来,产业集聚区的辐射效应逐渐显露,我国的工业产业表...

本文从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与发展的角度,梳理乡村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乡村工业延续与发展的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的乡村工业始终保持着一个变动发展的形态,其不断演化与发展的历程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国际和时代发展的双重要求,不断融合外部的、现代的要素,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乡村工业的韧性体现了我国农村的“内生型”发展逻辑,而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与发展...

作者:付伟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本文首先对我国水泥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其次谈到该行业的低碳竞争力;最后对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未来几年仍是水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水泥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时期,而国际市场的产能布局能力,是我国水泥产业竞争提升的关键。

作者:白玫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