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工业下乡     检索到  19485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描写了来料加工的生产形式如何成为“工业下乡”的结果。发达地区的工业向偏远乡村扩展,由此形成了来料加工这种生产形式,带动了偏远地区乡村的产业发展,它也成为乡村工业的一种特殊形态。本文以浙江省L市的一种特殊的乡村工业形式———来料加工为例,讨论乡村工业的组织过程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本文指出,一方面,来料加工是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一环;另一方面,来料加工的...

作者:付伟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分析江苏省工商资本下乡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对优化江苏省乡村资源要素配置、活跃乡村经济、完善乡村治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告利用CLES 2021和相关调研数据,分析了近两年江苏省工商资本下乡情况,发现江苏省工商资本下乡面临乡村要素供给不足、资本与农民利益冲突、资本盲目投资等问题。为打破江苏省工商资本下乡困境...

作者:黄惠春 钱诚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本文分三部分讨论了乡村技术赋能的条件,即技术下乡。第一部分是有关技术下乡的三个客观依据:城乡间技术鸿沟与发展能力差异、乡村技术落后的原因和技术下乡的支持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技术下乡的理论辩护,分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宣示及该战略落地的技术支持。第三部分对桃源村这一信息技术重构乡村社会个案进行介绍,包含信息技术重构的情境和过程、信息技术与乡村社会的互动机制“结...

作者:王丹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并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1998年,国家正式确认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经营形式,并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求各地和各部门加大支持力度。此后,政府出台...

作者:陈义媛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农民进城与资本下乡是中国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互补过程,前者是农民市民化,后者是市民下乡。但在礼治型市场经济的约束下,农民进城的方向是从礼治等级较低的农村和城市,向礼治等级较高的城市迁移,由于农村的礼治等级最低,很难实现资本下乡,从而无法完成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过程。同时,礼治市场经济也导致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距。由于礼治市场经济存在的市场等级差异,最终使中国难以走...

作者:黄郁成 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本文指出,资本下乡的合法性在于政府希望利用工商资本的资源禀赋优势调整资源配置格局,打破农村生产要素匮乏的结构性困境,以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治理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资本下乡并没有使“三农”发展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它的逐利本性和运作逻辑决定它进入农业但并不关心农业。本文认为,工商资本的行动逻辑根本上是外在于农村的一种组织力量,侵入农村后形成...

作者:赵祥云 赵晓峰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广东省通过大力推动科技资源下乡,农业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5G智慧网络农业、科技生态旅游产业园等产业平台不断搭建完善,科技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效果显著,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农村现代化呈现新发展格局。广东科技资源平台建设成为湾区科技文明互鉴的范式,为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更是广东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率先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作者:杨睿博 李宏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本文讨论的是企业与当地农户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讨论了家庭农业是否被改造的问题。本文以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例,首先讨论了这一龙头企业的土地经营策略调整,其次讨论了这一龙头企业在农业上游和下游环节的盈利环节,然后介绍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隐蔽雇佣关系。最后,本文指出,在当前中国农业转型过程中,“家庭农业”已经被改造,只留下“家庭经营”的外壳。

作者:陈义媛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