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周文化     检索到  34144  条相关信息

周文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是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文中,农业文化与礼乐文化是最为突出的两大组成部分。周文的这两大特征都与陕西有着密切关系,先周农业文化主要形成发展于今天的关中西部,镐京是西周礼乐文化的策源地。陕西省应该大力开发周文产业,建议:加强周文研究;陕西省统一部署开发周文产业;利用杨凌农业文化优势,建设周人农耕...

作者:赵东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终南文化以终南山界分南北的地理位置,以其北麓在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历史地位,将周文与秦文、巫官文化与史官文化、仕宦文化与山林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精神,而这种会通精神同时也体现在以陕西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亚欧文化的兼容并蓄中。

作者:李巍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2)》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纂出版的第四本文化蓝皮书。 这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总报告、宏观视野、专家论坛、公共文化、行业报告、区域报告和大事记。 总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陕西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与成就,研究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和组织,概括了陕西省各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成就,预测了“十二五”期间陕西文化发展走向。 宏观视野部分研...

作者:石英 杨尚勤 王长寿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周公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又是古代洛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者。周公奠定了洛阳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洛阳周公庙是全国三大周公庙之一,是洛阳市周公文的重要标志。洛阳周公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积极打造周公文品牌对洛阳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构建和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创建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红涛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建设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将陕西76个县城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县城和专业功能县城四大类,分析显示,在推进城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人口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低质、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蓝田、富平、太白、岐山四种类型县城案例研究,设计协同发展、服务...

作者:薛伟贤 赵艺萌 王亚文 陈沫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水平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陕西、平安陕西”建设全过程的有效途径。本报告以陕西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作为研究对象,在搜集资料、实地调研、召开研讨会的基础上,首先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层面对陕西基层社会治理法治的现状予以呈现;然后依据现状总结出陕西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形成的经验,分析了新时代陕西基层社会治理法治面临的突出问题...

作者:郭兴全 景晶 吴琼华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在中共十八大政治文本中,党中央提出了一个恢宏“愿景”,这就是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我们认为,共襄全面小康社会的“宏大叙事”,给陕西文化的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因为陕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基因根脉。界定陕西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流变,概括陕西文化的基本特征,挖掘、整理并豁显氤氲于陕西省人民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社会性格”和日常...

作者:戴生岐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中国城镇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推进新型城镇需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关系。本报告在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江西国情调研基地工作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和劳动力流动的关系,在剖析中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推进新型城镇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目前中部地...

作者:邓仲良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