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定乡巨酋扎西宜马,富冠乡、稻,其势力可达两县,……一班民众,仰若日月,畏若雷霆,只知扎西宜马为其最高长官,心目中毫无政府。完纳粮税,悉听其指挥。但扎西宜马颇具政治头脑,时常表示服从政府态度,以要名誉。究其心理,一面应付政府,以示诚恳,一面保障民众,而昭信守。
清代前期土司问题逐渐演变为云贵地区严峻的社会问题,为加强对南方蛮夷地区控制,稳固边疆统治,清廷因势而动,对土司问题的施治态度呈现由“软”及“硬”的转变。同时清廷将土司问题看作“系统性”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灵活运用前馈控制、制度控制、教化控制、弹压控制、设治控制等多种社会控制手段,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控制效果,使土司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并最终完成了清代云贵地区...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的崛起与朝廷对木氏家族的扶持有着紧密的关系。然而,站在朝廷的立场,明王朝对木氏土司的支持并不是绝对的,在时间上存在前后的变化,在南、东、北三个空间方向上有着明显差异。对木氏家族扩张过程中朝廷的态度进行重新考量,有助于理解明代在西南边疆地区整体的政治、军事战略构想。
在前现代社会,婚姻与家庭往往被看作世俗生活的承载与希望,既要受到地方社会习俗的制约,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300多年前僻处川西北一隅的大小金川土司地区的婚姻状况亦可作如是观。笔者以《军机处录副奏折》《金川档》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依据,结合前辈学者对两金川所在的嘉绒藏族地区婚姻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大小金川土司的婚姻问题进行探究,发现两金川土司在选择婚姻对象时...
百姓者,大皇上之百姓,他人不得而有也。即当日土司,亦系大皇上命其代为管理百姓耳。尔蛮不明此义,遂谓尔等系土司之百姓,已属胡涂可笑,更有谓为喇嘛百姓者,尤属荒谬不知事理。
巴塘大、二土司业经正法,从此永远革除土司之职,改土归流。无论汉人、蛮人,皆为大皇上百姓。……巴塘从此改设汉官,管理地方汉、蛮百姓及钱粮词讼一切事件。
唃厮啰家族是宋元明清时期在甘青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藏族家族,唃厮啰家族的兴衰沉浮始终与中央经略甘青地区的民族政策息息相关。宋王朝“无意疆理”和“断西夏右臂”的民族政策是唃厮啰家族政权兴起与覆没的最主要原因;元明清三朝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以及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土司制度是唃厮啰家族长期占据临洮地区并发展壮大的最根本的原因;唃厮啰家族走向衰落及土司职位的失去则是...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