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陕西省土地的有序流转,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已经产生了显著效果,在多点上取得了成效,但总体进展缓慢,需要积极加以推动。本节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发展建议。
土地出让金是土地批租时一次性收取的费用,即为土地使用有效年限的价格。从狭义上看,“土地财政”就是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入,以此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从广义上看,除土地出让金以外,“土地财政”还包括与土地有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收入。
从土地改革时形成的农民土地私有制到人民公社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再到“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土地制度经过多次变迁,但土地制度所蕴含的反资本化、反市场化的特征一直存在。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外部市场经济的兴起虽然弱化了村社共同体的内聚力,但是并没有导致农民彻底离开村庄,农民仍然和土地发生关联,二者形成一种藕断丝连的状态。然而,随...
温州2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续期事件将公众的视线拉向住宅土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问题。为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权、消除民众对未来不动产归属和“自动续期”的不确定预期、让续用制度平稳过渡,本文就住宅土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障碍困境与突破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五个替代”和“两个不变”,“自动续期”障碍困境才能化解突破。这次温州续期风波,可能成为我国深化土地使用...
本文主要探讨土地托管与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并以陕西省长安区的土地托管工作为例加以具体阐述。本文发现,土地托管不仅整合了土地资源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同时也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土地托管使得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成为可能,这种农业服务社会化的形式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使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向更加丰富多元的主体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小农与土地之间的“若即若离”关系维系了底线式的村社共同体,而随着土地经营主体的转换,这种底线式共同体的维系机制终于被打破。在一场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有计划社会变迁”模式下,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彻底脱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甚至,由于具有推动农业发展的美好宏愿,很多地方政府在推动土地流转时毫不隐讳地使用强制手段。相比于单纯市场力量造成的共同体变迁...
治理县级政府土地征收失范,一要体现正义的两个原则,保障农民的自由平等权利、机会平等和彰显差别原则。二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在实质正义方面,完善现有法律、上级政策;在形式正义方面,统一政策执行标准;在程序正义方面,完善现有程序和有效执行现有程序。治理政府土地征收的目的是在政府、企业、农民之间保持合理的分配比例,实现利益均衡。政府自身对于资源的分配,已经超出了制度正...
在当前有关土地制度变革的讨论中,土地权利的改革是最主要也是最热门的议题,而所有志在改造农村地权的意见都暗含着中国地权设置出了很大问题的预设。在“生产主义”逻辑下,土地的权属设置不清,缺乏清晰的产权边界与明确的产权主体,因而导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集体的所有权设计导致了“公地悲剧”。近年来土地撂荒、征地冲突以及征地中的贪腐问题成了这些论断的佐证。相应的,土地权利...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