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治理能力研究成为热点。本书以贵州省地方政府为对象,选取代表性样本,采用案例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分别从贵州省县级政府治理基本现状调查、基于组合赋权的贵州省9个市州政府治理能力评价研究、贵州省基层政府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贵州省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四个板块,对贵州地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能力日益受到冲击与挑战,有关治理的理论和政府治理的实践层出穷,关于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开始逐步取代关于政府管理能力的研究,治理范式因而成为政府职能与作用方面的主导研究范式。
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社会中的执行过程受到了非科层化的基层治理结构与变迁的农民伦理的双重影响,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遭遇分配难题而引发地方政府的治理困境。本文主要以精准管理中数据动态调整“回头看”以及“民主评议”作为案例,来分析地方政府如何应对以上问题以及如何强化干预的内在逻辑。
本章是以一个城市的地方政府的治理实践为例,重点考察政府在与各种社会组织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承认,中国的改革和社会治理将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所有在这里论及的理论和实践案例都只是对当代中国转型社会治理探讨的一些初步的尝试,远远谈不上得出暂时性的结论。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理论和案例的梳理,对自己在这几年来所做的思考和研究做一小结,也真诚地希望能够通过这种...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研究日渐增多,但大多是从地区(省级以下)政府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机制进行究。例如,宋国恺认为,政府购买服务中涉及的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会本位等内涵,标志着政府购买服务是一项创新的社会治理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表现在培育社会组织、引人社会工作、推动社会倡导、公众受益、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若干层面和方面。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源自其政策执行行为偏好,这种偏好使地方政府对于上级政府的整体性治理诉求在政策贯彻与执行上产生选择性。本文以上下级政府间博弈关系与结构功能主义为解释框架,以S省教育厅为分析个案,从“动员式与常规式”“指令性与计划性”两个维度与四种模式,解析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程度,梳理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揭示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发生机理,并从政策所...
《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2019)》选取了293个地级市作为政府效率测度样本。它们包括我国所有设区地级市(西藏的那曲市除外,因为它于2018年5月成立,其相关数据不全),来自六大地区,其中华东77个、中南81个、西南37个、西北33个、华北31个、东北34个。2019年中国地级市政府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及权重、测度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测度样本名单参考附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