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市与乡村     检索到  60101  条相关信息

1949年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随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社会革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通过革命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长期以来的城乡政治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城市乡村的政治关系不再具有阶级压迫和剥夺的性质,而是相互协调共进的关系,即城市乡村居平等地位,并结成牢固联盟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种新型...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在古代中国,社会的统治者主要居住在城市,并凭借城市乡村农民行使统治权。这种城乡政治格局是古代经济社会结构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又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它是大一统社会得以延续和巩固的支架。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学人对中国现代化转型提出了不少方案,其中如何处理都市乡村的关系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对张关系鲜明的“乡土派”和“都市派”两种道路,尽管双方存在不少论争,但是他们的共同前提都是以“乡土中国”为改革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乡土本色”前所未有地被赋予了民族精神或文化精神的含义,这个偏向后来影响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本土研究。...

作者:杨清媚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在美国学者亨廷顿看来:“现代化带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后果便是城乡差距。这一差距确实是正在经历着迅速的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国家所具有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政治特点,是这些国家不安定的主要根源。”这一问题在中国尤其突出。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不是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主要是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的。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不仅传统的城市统治和剥夺乡村的政治格局及相应...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2011年在各中心城市里,哈尔滨市(市辖区)文化教育消费总量增长处于第10位,人均值增长处于第8位。景气评价排行结果:哈尔滨市在城市横向测评中,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4位;在自身纵向测评中,2005~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8位,201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26位。

作者:张雍德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2011年在各中心城市里,贵阳市(市辖区)文化教育消费总量增长处于第31位,人均值增长处于第32位。景气评价排行结果:贵阳市在城市横向测评中,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5位;在自身纵向测评中,2005~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30位,201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35位。

作者:黄海涛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城镇化率从1952 年的4.90%增加到2017年的46.69%,城镇人口由82万增长到2241万,城市(镇)已经成为近一半云南常住人口的生活家园。一段时期以来,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云南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大、高耗能、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作者:秦伟 徐丽华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目前,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我国旅游业界、学界和管理层的关注,乡村旅游的“反贫困”措施和“旅游扶贫”政策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人们普遍关注经济利益的风气下,乡村旅游的人文精神往往被淡化了。本文在这里,不仅着重强调了“反贫困”所具有的人文精神,而且试图从人类聚居地的城市化进程、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和旅游活动本质进一步分析乡村旅游的巨大作用和意义,试图从交...

作者:宋瑞 出版时间:2008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