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市化压力     检索到  24644  条相关信息

基于ArcGIS10.2软件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成全国362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城市流动人口数据库。在假设全国不同区域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成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区域流动人口规模和集聚特征探讨我国流动人口市民化压力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市民化压力最大;中部地区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压力以一般压力和较小压力为主;除成都和重庆外,西部地区城市流动人...

作者:张凌华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农村城市化也称为乡村城市化。它是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一种客观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止的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历程,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在新的产业空间和新的地域空间迅速重新组合、集聚,无数新型小城镇...

作者:徐祖珈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中国城市化30年历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推动阶段;1985~1992年,城市改革推动阶段;1993~2003年,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2003年以后,统筹城乡发展阶段。讨论中国城市化几个认识问题,介绍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多样性城市化,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城市政府拥有自主决策权的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非均...

作者:牛凤瑞 虞梅仁 李菲菲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城市化战略与路径选择,小城镇不能重点发展,我国多元城市化道路等内容。

作者:牛凤瑞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在经验层面呈现楚市农民城市化实践所具有的就近半城市化特征。本研究以“缓冲带”的概念和家庭发展代际秩序的内在要求分别从结构和个体能动层面来回应这种就近的城市化在集聚经济学路径下存在的悖论,将这一“悖论”合理化,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证,由此结合家庭发展秩序来论证半城市化状态存在的合理性。

作者:陈文琼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动力、健康发展的城市化;而在中国,畸形的经济发展和危机四伏的经济现状却是盲目推动城市化的动力之一。盲目城市化造成了过度城市化,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作者:叶启良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了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形成及其发展。其次,总结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接下来,分析了当前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最后,提出加快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王劲松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其次,文章预测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走向。最后,文章指出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稳妥地促进城市化发展。

作者:靳尔刚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