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镇居民医疗     检索到  17811  条相关信息

2010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为了全面了解吉林市中低收入群体医疗需求现状,发现医疗需求与医疗服务之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城镇医疗体制改革,笔者对吉林市315户中低收入家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效性较差,居民对医保政策缺乏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为此,...

作者:黄艺红 刘海涌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城镇居民医保;反贫困;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脆弱性

陕西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四年的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横向扩面工作进展顺利,制度纵深发展成绩显著。制度的运行实施效果总体较好,多个方面受到群众好评和认可,但部分细则尚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作者:张芙蓉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新的特点。失业下岗增加、公费医疗等福利政策逐步取消、教育费用支出也以较大幅度增长,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书在预防性储蓄的理论框架内,针对全国城镇居民的三次抽样调查数据,对收入、失业、医疗及教育支出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

作者:罗楚亮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全面启动云南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总结城乡协调发展实践经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安排,是执政为民的人文关怀和开发开放的大势所趋。

作者:孔垂柱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本章考察的对象不仅包括城镇居民的社会流动对外来人口歧视态度的直接影响机制;而且考察社会流动带来心理感受(相对剥夺感)、社会信任、社会认知(社会公平感)、生活幸福感、社会交往等的变化,进而导致外来人口歧视态度改变的间接影响机制。通过全面分析社会流动影响外群体歧视的内在机制,不仅可以丰富社会流动后果研究分支成果和拓展外群体歧视研究视角,而且可以为减少外群体歧视与...

作者:聂伟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文章基于1997年5 月和11月分别进行的全国53城市2430户城镇居民“改革形势与社会心理” 定期问卷抽样调查,通过对一年以来城镇居民社会基本心态的透视和总结,分析当前社会稳定形势,预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

文章主要从城镇居民收支情况透视北京民生问题。首先提出了北京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然后从居民的支出中反应了社会问题,分析了物价上涨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

作者:高勇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