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多元产业     检索到  36565  条相关信息

地方拥有蓬勃发展、能提供丰富就业岗位的产业,既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可靠保障。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在产业扶贫方面,仪陇县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领、企业和市场带动与农户响应相衔接的多元协同之路。仪陇县的产业扶贫实践既带动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又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刘飞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来源: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科尔沁左翼中旗 贫困人口 嘎查村 发展 节水

仪陇县是四川的劳务输出大县,每年输出劳动人口约3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人口约占5%。当地劳动人口的就业途径较为单一,多以“亲靠亲、友靠友”方式外出务工,因而从事的行业同质性较高,多以建筑、服装鞋帽加工、数控机械、电子产品生产为主。就当地贫困劳动力而言,技术匮乏和劳务信息不对称是大多数贫困户长期无法脱贫的根本原因。数据表明,除因病因残致贫外,缺技术(技能)是阻碍...

作者:韩继翔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王井村的扶贫路径灵活多元,针对不同的贫困人群,开展了不同的扶贫助贫项目,汇聚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多种力量,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增加社会保障、吸收公益助力、改善人居环境等多种途径,不仅实现了贫困户的脱贫目标,而且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作者:张姗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政治性、阶级性、党性都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前提下,权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权力介入不是依靠权力的强制性力量,重走历史的老路,而是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优势,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主要是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方式改变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主体行为,进而改变分配结果。

作者:王桂枝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小农的多元经营的家庭生计模式。本文指出,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当前中国农业虽然因土地制度的作用保持了“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规模种植,但在机械化、商品化方面早已超越了已抽象化的“小农经济”概念。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乡村治理方面,政策引导与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实践、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治融合”、信息赋能乡村治理等持续向好,但也存在基层治理面临诸多风险、农村“三治融合”存在明显短板、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乡村治理干部结构有待完善、文...

作者:汤勇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日本多元主体参与国际发展的机制分析。作为最早一批加入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的东亚国家,日本在国际发展共同体方面的经历,尤其是发展型国家知识体系在其中的兴衰极具典型性。它反映了一个和西方不同文化的经济强国从最早通过援助拓展企业的海外利益,到通过强化国际发展塑造国家形象、拓展国家发展的海外空间的历程,其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借鉴。本章从日本对外援助叙事的历史变迁、主体...

作者:徐秀丽 李小云 马俊乐 王瑞 孙进 徐加 富楚楚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