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妇女政治     检索到  28830  条相关信息

本文通过对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市数据2000~2010年北京妇女政治参与的考察,发现妇女参加投票比例高于男性,妇女政治参与意识受城乡差距、教育程度、经济活动和职业分布等因素影响。本文还分析了男女两性对女性从政的认识和女性参政的行为,探索妇女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作者:孙晓梅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妇女政治参与是实现人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决策民主化的产物,是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与其他“妇女问题”相比,它也是最具性别敏感的领域。政治权利的享有和政治的参与程度是衡量妇女政治地位的两个主要方面。中国妇女争取平等的政治权利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并且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法律上“轻易地”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妇女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只是提高自身政治地位...

作者:薛宁兰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组织实施了第二期北京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这是继1990年第一期北京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之后,市妇联组织的又一次全市性的大型抽样调查。调查在全市18个区县内135个街道、乡镇中132个居村委会的样本户里,各抽取一名年龄在18~64周岁之间的男女公民为问卷调查对象。调查方式为入户访谈。样本涉及人数为2160人,回收有效问卷2160份。调查对象中男性95...

作者:尹玲珍 袁立明 出版时间:2004年04月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社工实务的逐步扩展,特别是随着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的妇女社会工作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有关妇女社会工作定义的讨论虽仍有歧见,但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已达成共识。无论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认为不能把妇女问题个人化,而应该将它视为一类特定的社会问题,并进而强调妇女社会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性别敏感。

作者:张李玺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5~2005年中国流动妇女的状况。首先,作者详细地列明了研究框架,接着,作者对重点人群——流动妇女作了精确的定义。识别出重点人群的主要特征以后, 文章从过程、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三个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境况和问题,涉及关于经济、政治参与、暴力等重要议题的研究。文章最后对流动妇女的状况作了预测。

作者:谭深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目前, 老年妇女在女性人口中超过十分之一, 并且数量正在不断地迅速增长;同时, 老年妇女又在老年人口中占多数。为此,文章从老年妇女自身的变化及环境的变化两个角度用大量数据和资料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概括1995世妇会以来的十年中, 中国老年妇女的发展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徐勤 伍小兰 王莉莉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本文介绍了乌日根呼格吉勒嘎查政治体系、政府组织、社团组织及社会保障情况。

作者:牧仁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政治与决策参与是女性参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参政领域的性别平等关系到两性能否平等分享和参与社会经济、教育等其他领域各种资源和机会的基础。因此,建立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的指标,并据此进行监测和评估,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冬玲 贾云竹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