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婚姻移民     检索到  6785  条相关信息

婚姻与丧葬均为人生大事,在民俗礼仪非常重要的农村,婚俗和丧葬习俗更是隆重。本文即对老牛湾村的婚姻风俗和丧葬习俗分别进行历史回顾和介绍。从文中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正逐步开放,尤其是婚姻风俗日益简化;但与此相反,丧葬习俗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本文从夫妻相对资源、城市融合与代际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农民工客观婚姻质量与主观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农民工婚姻整体情况较好。客观婚姻质量现状分析显示,在夫妻冲突程度、流动前后夫妻关系变化、是否正式提出离婚方面男性比女性略严重,但无显著性别差异,夫妻相对资源、城市融合对夫妻冲突程度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性别差异,但代际特征对夫妻冲突程度的影响无明显...

作者:任义科 杜海峰 杜巍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目前中国已经是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国家之一,男性过剩和男性婚姻挤压等问题已经出现。

作者:靳小怡 刘利鸽 刘红升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本文介绍了回汉、维汉、哈汉、维回、维哈的通婚状况和族际婚姻的婚礼形式。维、汉、回、哈四个民族间通婚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维汉、哈汉、回汉、哈回、维回、维哈。回汉通婚呈上升趋势,但受宗教因素影响;维汉通婚数量少、障碍大,通婚问题上汉族宽容、维吾尔族坚决,主要受两族对族际婚姻态度、文化差异、汉族男性数量、族际关系影响;哈汉通婚少,受交流有限、文化差异影响;维回通婚难...

作者:李晓霞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改革开放以来,保根他拉嘎查的婚姻习惯逐渐地发生了很多变化:择偶形式变得多种多样,男女婚恋更加自由;婚姻生活中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往日稳定的婚姻生活状态也逐渐被打破,离婚和再婚日益普遍。但无论如何变化,人们仍然看中结婚仪式的存在,这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隆重的庆典活动。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这一章的核心主题是分析调查地区移民在迁入地的调适情况,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分析来了解四个方面的情况:(1)与迁出地的情况相比较,移民对目前居住地的满意程度;(2)迁移是否给移民带来了生活条件的变化,移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是否因迁移活动而得以提高;(3)在社会交往网络方面,考察移民在迁入社区内是否与本地居民建立一定程度的友谊和亲密互动关系;(4)在居住格局方...

作者:马戎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本文介绍了恩施土家族的发展史。首先描述了恩施土家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其次按政治变革回顾了恩施土家族的发展历史,包括唐宋、元明清初、清雍正、新中国成立等阶段;最后叙述了恩施土家族现代化进程的特点,既有后发外源、双重社会跨越等共同特征,也有存在相对开放性、汉族同化程度高等特点。

作者:尹旦萍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本文论述了新疆民族构成和族际婚姻演变。首先是民族构成。新疆是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聚居区,有13个主要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内地人口迁移新疆,新疆民族人口、数量增加,各民族杂居格局更加明显。其次是族际婚姻的历史。早期新疆各地人种差异明显,小群体或个体迁徙到新区域与当地民族频繁交往是族际通婚的重要原因,为寻求民族庇护、少数人强娶、权势联合也是族际婚...

作者:李晓霞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