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学校层面     检索到  28082  条相关信息

学校社会工作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并随着整个社会工作的模式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我国港台地区于20世纪60~70年代引入学校社会工作,并形成当地工作模式。20世纪90年代,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重视,并取得探索性发展。目前,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在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模式。

作者:陈涛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本文从社区层面介绍了腊月山村的现状。首先概述了腊月山村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条件、人口结构、家庭收入等;其次描述了腊月山村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最后阐述了腊月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治理情况。

作者:马春华 庄明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本文从户情调查方面分析了腊月山村现状。首先以调查数据为参考,从家庭人口特征、生活条件等方面介绍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现状;其次总结了当地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问题与需求,包括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文化建设治理等方面。

作者:马春华 庄明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文章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从认知层面分析了市场的力量。

作者:李伟 陈民 彭松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社区文化建设是农转居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转居社区不仅是农转居社区居民生活、居住的场所,还是将农转居社区居民塑造成现代公民的学校。农转居后,农转居社区居民在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农转居社区的文化建设,提升农转居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达到以文化促融合的目的。

作者:叶继红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2005~2015年十年来,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学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量做到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和业余生活的全覆盖,从寄宿制学校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从“代管家长”到全方位的照看留守儿童,倡导以公平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王开玉 陈丽雯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政策历经酝酿、形成、启动、转型阶段,在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过程中也出现过大班额、农村学校寄宿制不完善以及撤点并校导致的乡村文化落寞等问题,历经40年的积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日趋完善、成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问题不断解决,始终将以学生为本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孙颖 魏海潮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薄弱学校的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山东省经过“全面改薄”工作的推动,其基本办学条件有了不同程度改善,下一步,强化薄弱学校的内部管理成为改“薄”的重点工作。现代科学管理视角旨在通过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学校作为完整组织结构,应从提高管理水平入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改变薄弱学校的现实存在问...

作者:郑立群 胡颖哲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